有些人对加拿大当下房地产市场的描述,一张嘴就是“经济下行市场低迷”。其实加拿大经济是上行的,而不是下行,失业率是有史以来最低的时刻,怎么能说是经济下行呢,甚至可以说是现在是经济复苏的高光时刻,是峰值。按照经济周期的特点来看,如果是经济复苏,所有人都应该感觉到自己的收入变高了,生活质量变好了,但事实并非如此,绝大多数人其实没有感觉到经济已经复苏到了顶点。原因很简单,每个人都感到了通胀的切肤之痛,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绿,这种感觉太强烈,所以对经济复苏毫无察觉。特鲁多政府并不这么看,他们认为加拿大经济欣欣向荣,从疫情中的康复比美国还完美,甚至膨胀到认为应该加息给火热的经济浇浇水,让失业率提高些,从而降低需求,配合一下供应链不畅的问题。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大环境。

加拿大央行执意加息,不管是受了美国的影响,还是受了特鲁多的影响,总之是要加息,完全不管以前承诺过2024年之前不加息的誓言。3月2号,4月13号已经加了两次,6月1号还继续加。房地产市场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重灾区,因为加拿大的股市也没啥可跌的了。二手房市场从3月份开始就开始进入了观望期,4月份一举变成了买方市场,即,买方说了算的市场,彻底扭转了2月份之前的卖方市场局面。此时此刻,如果有人说建议买房,尤其是建议加按房产,那肯定要被带上无良销售的帽子啊。

在这么可歌可泣的大环境下,要不要做房地产投资?你们肯定知道我的答案,无需抢答。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什么出人意料的结论,我不需要博眼球,我的答案还是买买买,你没猜错。很多人看到这里可以关闭此文不必再读了,甚至可以取消关注,我真不需要那么多人关注。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帮大家梳理一下目前的大环境,为打算投资房地产的读者加油打气。

01 可歌可泣的大环境

不是只有加拿大央行在加息,美联储也在加息,所以这才是大环境。目前的通胀是需求太旺盛,供给跟不上需求造成的。解决之道应该是提高供给水平,因此需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,现在最需要的是降息,但很可惜,利率无处可降,所以被迫通过加息来限制需求。加息会恶化供给能力,导致失业,造成经济衰退。美联储说了,加息没有终点,只要没造成衰退就一直加。很明显,美国和加拿大的央行都选择了统一个方法: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。疫情期间货币发行量太大,救助太猛造成了通胀,这是已经犯下的第一个错误,现在需要降息鼓励需求,但没法降息,只能通过加息制造失业,来减少需求,这是第二个错误,但央行希望第二个错误能掩盖第一个错误。央行拨乱反正的勇气,可歌,但通胀高造成的民生问题和即将到来的濒临衰退对普通人来讲,可泣。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可歌可泣的大时代。

美国和加拿大一样,疫情过后出现了第二次科技泡沫破裂。奈飞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北美订阅用户取关人数达60万,估计第二季度取关人数将达到200万,股价从疫情期间最高的650元跌到了现在的190元,这是2018年时的股价。疫情前名不见经传的ZOOM在疫情期间广为人知,股价一飞冲天,最高时股价580元,现在回到疫情前的90元。人们期望中的科技改变世界,不仅没有发生,而且让误信的投资者可能终生无法翻本。盲目相信科技的力量,让投资者吃尽苦头。其实巴菲特早就说过,当一项科技产品成为日用品之前,都不值得投资,所以他和芒格在确信苹果手机成为日用品之后才开始投资苹果,他们的逻辑其实不是要投资高科技,而是投资日用品。大家这次记住了吗。

全世界最有吸引力的美国股市,在疫情期间走出了股价和企业盈利能力背离的行情,其实就是美元超发吹起来的泡沫。目前,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都回到了一年前的水平。不要觉得美国股市已经陷入了低谷,美股的未来还有很大下滑空间,到底多大,要看美联储第二个错误犯的有多大。

北美的这个熊样真不算啥。再看看日本,更惨。美国开始加息了,日本还在QE,无限量购买债券,甚至开始购买股票的ETF了。作为世界上国债余额与GDP比例最高的国家,一直印钱一直爽,终于出现了2%的通胀率,这是30多年来求之不得的结果。日本一直在抛售美国国债,不断推升美国国债收益率,完全不顾主人的死活。求生欲,肉眼可见。

欧洲的优等生,德国,终于也债务缠身了,金融衍生品余额相当于美国GDP的3倍,金融安全存在重大隐患,低房价的世界劳模身份也丢了,疫情以来德国房价高企。英国终于脱欧了,他们忘了苏格兰老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忠告,国民财富来自于分工和市场,脱欧之后大市场不要了,你的国民财富还能好了吗。瑞士和瑞士法郎,在人们心目中的信用杠杠滴吧,可惜行将毁于一旦,瑞士央行购入了大量美国独角兽公司的股票,包括谷歌,亚马逊和微软,随着美股露出原形,瑞士这个欧洲尖子生的身份已岌岌可危。

东方两个大国,分别头朝下钻入了两个自以为能够完胜的泥潭,主动从全球供应链中退群了。篇幅所限,此处略去1万字。

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;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,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;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,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。

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,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;这是希望之春,这是失望之冬;人们面前应有尽有,人们面前一无所有;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,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。”

——《双城记》狄更斯。

02 混乱的源头是什么

疫情爆发之前,2019年底,各国经济衰退迹象已经非常明显,众多原因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17到2018年的加息导致的消费不足。2019年虽然全年美国和加拿大都没有加息,但已经难以挽回颓势。疫情爆发之后,美加没有着急生产口罩,而是在2020年3月就把利率降到底了。巴菲特评价鲍威尔是英雄,我认为这个评价无法经得住历史的检验,就像格林斯潘在任时被奉为神灵,一旦离任,屁股一台,座位下面的真像就露出来了。人为调控利率,相当于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,副作用太大,果断使用这个武器人要么是英雄,要么是罪人,现在判断还太早。鲍老师最近多次上镜,表示加息加晚了,央行现在决心加息,只要不产生衰退就一直加。华尔街日报记者在5月17号的采访中问的第一问题是:“您在疫情爆发时果断决定降息,因为您认为这是一种紧急情况,但通胀出现的时候,您为什么不认为这是紧急情况昵?”我当时就笑喷了,是啊,美联储有抗击疫情的责任吗?美联储的第一要务不是控制通胀吗?加拿大央行行长的表现绝不逊于鲍老师,最近英文媒体最热的话题是保守党的皮埃尔说,加拿大的央行就是特鲁多的提款机,如果他当总理就撤了央行行长。特老师当场报复:小皮同学,你太嫩,怎么能给咱家的央行独立性抹黑呢,以后行长说话还有人信吗?这么嫩很不适合当总理呦,你看看我当的多好。我呸,加拿大今天这种可歌可泣的局面,就是特老师一手造成的好不好。

我们来捋一下加拿大疫情以来的经济手段:2020年3月央行一个月内3次降息,每次0.5%,央行利率从1.75%直降到0.25%,利率降无可降,货币政策当月武功丧失一半,另一半是通过QE印钞,也立刻启动。央行开始大举收购世面上的国债和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,因为MBS量太少,所以收购的大部分是加拿大国债。央行高价收购,所以投资者纷纷套现,现金从央行流出来了。一些人拿这笔钱做首付买了房子,另一些人继续投资金融资产,购买了特老师新发行的债券。特老师表现神勇,疫情补助,只要伸手就给,每人每月2000,一发就是19个月。在央行的积极配合之下,特老师在2021年9月的大选中再次获胜。这种央行买入政府旧债券,帮助政府发行新债券的操作手法被称为Modern Monetary Theory,简称MMT,即,现代货币理论。这种操作有一个神奇的效果:本来是由子孙后代承担的债务,通过央行的手进行了货币化,由当代人承担了。所以MMT也有人称之为“债务货币化”,也有人称之为“功能性财政政策”。都是一回事儿,就是央行印钱,买政府发行的债券,让当代人的货币贬值。我在聊MMT话题的时候,有位财商群的群友给了一个神回复,她把MMT解释为More Money Today,确实如此。小皮同学说,皇帝没穿衣服,要撤了裁缝,皇帝当然不高兴,加拿大通胀如此之高,皇帝像没事儿人似的,就是因为有个好裁缝啊,不仅给皇帝做新衣服,还正在帮皇帝抗雷。大家动脑子想想,通胀是央行弄出来的吗?

为什么加拿大已经债台高筑了,还无限量发疫情救济款,而且是在完全没有进行资格审查的情况下发?还不就是选票闹的吗。每次大选,当选的人得票数都没有超过半数,所以拉选票的人就极力许诺帮助各种诉求的人,帮多了,钱就花冒了。加拿大这些年比美国的情况更恶劣。自由派强调平等,属于白左,特点就是无厘头地搞平均、搞平等,完全不顾钱从哪来;保守派,强调自由,虽然尊重市场和竞争,但大多有民粹倾向。加拿大已经连续向左7年了,美国刚左了2年。左的时间越长,越混乱,加拿大今天混乱的源头,我个人认为,来自于加拿大的民主。

在加拿大生活了14年之后,我对加拿大的民主没有任何好印象,而且越来越相信民主不是万能的。相反,因为要迎合民意,执政者没完没了地透支未来,现在又想出办法,利用疫情把透支未来的钱进行了货币化,当代化,导致通胀,戕害每一个家庭。我对政治话题了解不多,也没有深入研究,但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。

西方思想不能说优于东方思想,但西方的制度的确存在优势,可这个优势并不是民主体制,而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。西方的整个制度是自发的,不断渐进式改良的,而不是人为建构的。在改良的漫长道路上,英国的光荣革命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功,一举奠定了王在法下的西方制度体系,即,哪怕是英国国王也不能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,剥夺任何人的财产,限制任何人的自由。今天依然有很多国家,虽然有无数条法律,但就是因为王在法上,警察违法执法,而使法律形同虚设。如果一个人的财产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就可能被没收,那么这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就不敢说话。英国之所以在光荣革命之后开挂,从一个岛国变成日不落帝国,说明了王在法下有多重要。美国,加拿大等,在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建国的英语国家,之所以全部是发达国家,都是得益于王在法下的优良传统。我理解的西方社会制度是这样的:要保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,就要保证王在法下,要保证王在法下,就要保证立法程序公平和民主,因此像加拿大这样的西方国家制度,其终极目的是保护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,民主只是保证这一目标的手段。民主,作为手段,在加拿大的代价实在太高了。我现在一听到选举俩字,就会感到消化系统不舒服。

03 岁寒知松柏

为了保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,我们都付出了巨大代价,最高53%的个人所得税,高达6.8%的通胀。那么,如果我们没有什么财产可保护,就享受不到资本主义的优越性,压根就不用移民。在这么好的产权制度下,很多人暴殄天物,不知道珍惜,没有在财富积累上取得应有的成绩。

追求财务自由,我认为永无止境,但追求财务安全从目前的货币价值来看,500万美元的净资产应该可以达到家庭财务安全的水平,除非这笔净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能够跑赢通胀,否则也很难保证平衡一生的消费。目前的大环境不禁让人担心,2030年加拿大平均房价会不会达到200万。我个人认为,如果特老师和现在的央行行长继续搭档配合下去,加拿大到2030年最大的纸币面值应该是500元,而不是100元。如果一直这么搭档下去,加元成为日元也没啥不可能的。疫情,给了加拿大一个实验室里测试房价的机会,没有外国人,没有新移民,房价依然暴涨,这就是货币贬值的结果。幸亏有房价暴涨,否则现在加拿大的通胀率应该是两位数。加拿大的热钱,原产地就在加拿大,是加拿大的选票政治催生了货币超发,吹起了房价泡沫,余威导致了通胀。外国人根本就不在加拿大房价上涨的犯罪现场。

加拿大央行加息之后,多伦多地产从卖家市场180度转弯成买家市场,一些人幸灾乐祸地大呼房价要下跌30%,直到4月份房价数字摆在面前才消停。4月份比3月份房价下跌了6.4%,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%,而4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是6.8%,即,今年4月与去年4月相比,物价上涨了6.8%,或称货币贬值了6.8%,房价妥妥地,高高地跑赢通胀

冬天到来的时候,看看那哪些植物依然清脆碧绿,你就知道什么耐寒了。岁寒识松柏,日久见人心,患难见真情,在加拿大,能跑赢春夏秋冬,加息降息,政府更替的资产,除了房产,我没找到其他资产。加息,导致名义利率上升,房产持有成本增加,对地产市场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。对于我来说,今天就是2018年的重现,我已经有了肌肉记忆。现在和2018年一样,很多人迎合买家的损失厌恶心理,忽悠卖家快速出手,忽悠买家再等等,一只手卖矛,一只手卖盾,左右逢源。2018年我在某论坛坚持我对房产投资的观点——买买买,跟帖的骂声可想而知,但我不能昧着良心说“再等等”啊,做人是要有底线的,曲意迎合不是我的风格。

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一样,要赚大钱,不是小钱,就要识别出有价值的资产,买入,并长期持有。短期买卖靠术,长期投资靠道。地产投资的道,就是买买买。花钱去学地产投资之术的人,如果不坚持地产投资之道,那些术都没有用。有些平台邀请我去开课,我说,如果让我讲地产投资,就3个字,“买买买”,如果再加两个字,就是,“不卖”。对我来说,地产投资的术就是徐庶进曹营之后给曹操献的第一个计策:连战船。如果怕风浪,就买6条船,连在一起。货币是洪水,要想不被淹死,恐怕只有一只救生圈是不够的,还需要船,最好是连在一起的多条船。没有自住房的家庭很容在货币洪水中溺水身亡。只有自住房的家庭其实只是有一个救生圈,而不是避风港,浪大的时候容易呛水。有多套房,例如,有6套,就是一个连战船的模式,相对更加稳健。火攻,是连战船模式的死穴,火攻包括:加息和空置。投资者如果能克服加息和空置的困难,就算诸葛亮和周瑜都活过来也伤不着你。加息,让一部分裸游的人浮出了水面,这些人本来就没有长期应对负现金流的能力,再加上低利率时期寻求破格获取,每套房子的贷款借了7倍于年收入的贷款,破格获取的贷款通常期限很短,到期后续约的利率更高,所以这些破格获取的人会被迫卖房。空置,现在看风险不大,因为租房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,房东说了算。对付火攻,我的建议也是老生常谈:每个房子的贷款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5倍,(有人笑话我太保守,没本事帮客户借到年收入7倍的贷款,我对此类说法不屑一顾);如果大银行都不给贷款,就要停手,而不是寻求破格获取;买好地点的好房子,会大大减少空置风险。多套房投资者抵御风险的手段其实很简单:要么在加拿大深度工作,用场外现金流抵御优质房产的负现金流;要么把海外资产转入加拿大,既然要当地主,家里就得有余粮,总之,要在加拿大持有多套投资房,需要深度扎根于加拿大,要么有收入要么有资产,否则最好不要碰房产投资。正如巴菲特说的:如果没有能力长期持有,就一分钟都不要持有。投机者会在退潮时方显裸泳本色,市场的机制就是要淘汰这些伪地产投资者,实现市场出清,让有能力长期持有房产的家庭持有更多房产。

房产投资遵循的是优绩主义原则,即,跨入能贷款,能用场外现金流抵御优质房产负现金流冲击的这道门槛,就可以获得更多房产。优绩主义,meritocracy,是指像考大学一样,有个门槛,对于能进入的人来说是门,对于进不来的人来说是槛。近年来,以桑德尔为首的一批美国学者对优绩主义大加讨伐,他们认为没有大学文凭的人被矮化、被漠视是不公平的,优绩主义制度下失败者的愤怒,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和痛苦,例如,美国那些在竞争中失败的家庭投票给特朗普老师,给美国带来了灾难;英国的此类家庭无厘头地投票要求脱欧,政客为了选票迎合这些愤怒的人,结果真的就脱了欧。优绩主义有一定的负面作用,让竞争中落败的家庭充满了羞辱和愤怒,且无处发泄,因为自己的失败是选择错误和努力不足导致的,怨不到更努力和更明智的人;同时,优绩主义的也有优点,例如,把没有借款能力的人挡在了持有房产的大门之外,避免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灾难再次发生。优绩主义的确会加剧失败者的痛苦,助长精英的傲慢,但我深信,平均主义比优绩主义更差,因为至少优绩主义能让人们更加努力学习,更加深度工作,更加诚实纳税。我相信,优绩至上的制度会长期存在,因为这是督促人们力争上游的动力,也是力争下游倾向的阻力,在优绩制度下,房产财富会越来越向少数家庭集中。

04 通胀,加息与缩表

无论你是否在疫情期间领过救济,无论你是否认为地产投资可以抵御通胀,每个家庭都在无差别地遭遇通胀的迎面暴击,无处可逃,只是坐拥抵御通胀资产的家庭受伤程度更低而已。如果生活中有必不可少的A到Z,24种必须的消费品,当A涨价的时候,你找来B做替代品,结果B也因供不应求而涨价了,你就得选择C,以此类推。当通胀出现的时候,不及时采取措施,很快H也涨价了,你因为负担过重要求老板加薪,老板不同意,你就跳槽了,总之你的工资是涨了,上涨后的工资把你生产的G的价格也推高了,日复一日,早晚Z的价格也会上涨。央行在E价格上涨的时候还说通胀是transitory,你信了,涨到H的时候你已经受不了了,也不信了,这时通胀就已经难以遏制了。美联储有400位经济学和金融学PHD,怎么会不知道需要及时加息来控制通胀这个道理呢?但美联储主席确实是在获得连任的确切消息之后,才开始加息的,这难道不能说明央行缺乏独立性吗?皮埃尔在回复特老师时说,央行的职责之一就是控制通胀,而加拿大央行行长却在该加息的时候,忙着配合总理搞MMT,没空儿加息控制通胀,难道不应该被FIRE了吗?说的在理。全世界现在都在问一个问题,加息加到什么时候。鲍老师的回答是:只要不引起经济衰退就一直加,哪怕央行利率高过中性利率,但很抱歉,我不知中性利率是多少。加拿大这边,一把手说要把通胀率降到2%,否则不会停止加息;三把手说,加息要加到中性利率水平。现在你知道加息要加到多少,加到什么时候了吗?你要是能听懂这两个国家的央行行长说了什么就见鬼了,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答案。

中性利率”是个什么鬼?到底多高?2%?还是5%?这个问题说来话长。中性利率的概念,是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130年前提出的,所谓中性,就是指利率水平与自然自发的利率相同,此时货币的作用完全看不出来,货币供应量既不会刺激经济也不会抑制经济。换句话说,就是如果没有货币,人们以货易货的情况下,资本的投资回报率,就是中性利率。这么古老的概念,已经早就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,鲍老师为啥又拿出来说事?既然拿出来说的,咋还不知道中性利率是多少呢?不知道你说它干嘛?提到中性利率,不得不说一段轰轰烈烈的经济思想史。有人可能听说过哈耶克大战凯恩斯,这两位学者虽然已去世多年,但江湖上依然有这两位哥的传说。他俩都信维克赛尔的货币中性以及中性利率的理论观点,但在如何运用上存在巨大分歧。这场大战,观众大多只知道是一场大战,但为什么而战就不知道了。经济在没有央行调控利率的情况下,会自发形成中性利率,但经济遇到危机,或波动的时候,就很难在短期内回到中性水平。凯恩斯认为央行应该及时干预,平衡经济,稳定局势,而哈耶克则认为应该让市场自己出清,淘汰做出错误选择的企业和家庭。纵观凯恩斯的理论和思想,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,都是短期效应。凯恩斯认为政府要像工匠制作产品一样把经济走势拿捏的死死的。而哈耶克则认为,政府不应该调控利率,救企业救市场,应该让投资上犯错的个体破产,完成市场出清,政府要做园丁而不是工程师,园丁的职能是除草施肥,给植物时间自然生长。很显然,哈耶克是长期主义的园丁,而凯恩斯是短期主义的工程师。在这场辩论中,短期主义根本站不住脚,所以凯恩斯说出了一句名垂青史的话,来总结这场辩论,以及他的经济思想,——“从长期看,每个人都会死的。”后世有人制作了一个动画片,题目就是哈耶克大战凯恩斯,激战到最后,哈耶克一记重拳击倒了凯恩斯,但裁判举起了凯恩斯的手。对,这位裁判的名字叫做“政府”。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,就是因为所有国家都喜欢干预经济,一直干预一直爽,因此,所有国家的经济从来都回不到自然状态,总是处在紧急和危机之中,总是需要调控,像莫比乌斯环,无限循环,永远都在处理短期危机,这,正是政府想要的结果,这,也是我们今天正在面临的大环境:拼命加息,再拼命降息,无限循环播放,你知不知道什么时候加息停止,加息加到多少,有什么实际意义呢?

加息,是最热门的词,排第二的是缩表。懂的,不懂的人都在谈论缩表,大谈特谈狼来了的人,这辈子还都没见过狼长啥样。扩表被称为QE,就是央行收购国债和MBS,释放现金;缩表就是QT,央行在这些债券到期之后收到本金,从而把现金收回。从美联储公布的缩表计划来看,缩表并不是要在市场上出售国债,而是等这些国债到期,这个过程比扩表要慢很多,否则过去2年释放出去的现金想在今后两年收回,整个经济就会立刻凉凉;而美联储会抛售一部分MBS,即,卖出按揭资产抵押证券,由于目前市场利率升高,而美联储账上的MBS利率很低,要想出售就会导致美联储账面损失,卖得越多损失越大,买单的是美国纳税人,所以美联储的抛售会引发众怒。加拿大央行没有表示抛售MBS的意愿,那就是等着到期再收回本金。目前加拿大二手房市场低迷,成交量巨量萎缩,卖房的人少了,债券提前到期的金额就少了,所以加拿大减持MBS的速度会大大减缓,缩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。最重要的是,扩表是通过资本市场,缩表也是通过资本市场,现金量的增减首先体现在资本市场,目前美加股市的熊样,很难抵挡巨量缩表。天塌了,有股市顶着。相反,房贷资金依赖的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,而不是股市资金,加拿大的MBS质量非常高,根本不愁卖,散户投资者都买不到,因此商业银行房贷资金非常充裕。那些说美国一旦缩表,多伦多房价就下跌30%的人,根本不知道狼长什么样,就用狼来了吓唬孩子。上当受骗,皆因无知,一点儿都不值得同情。

政府不停滴以控制通胀为名,折腾利率和缩表,还满嘴仁义道德地说要把利率调回自然状态,看似折腾累了,要放经济回市场了,其实折腾得很上瘾,很有存在感。民间有批无知无畏者,只要政府折腾,他们就造谣,起哄,所有的流行偏见、流行谬误都是这伙人搞出来的。这伙人中表现最积极的有两类:利益相关的销售代表和优绩制中的失败者。销售代表为了自己的佣金,鼓励房主卖房的说辞都大义凛然,慷慨激昂,信以为真的人去跟着逃顶了,好像自己还有能力抄底似的,其实是中了销售圈套;优绩制下,有赢家就一定有输家,平时输家都很郁闷,但看到房价下跌就按耐不住了,好像是自己的春天来了,房价要开倒车回来接自己了,呵呵,慢慢等吧,看看能不能等来废除优绩制,按需分配房产。

哈耶克是怎么看待长期问题的呢?他说,“长远而言,是观念,也是传播观念的人,主宰着历史的发展进程。这一信念一直是自由主义信条的基本内容”。我信哈耶克,不信凯恩斯。米塞斯在1920年发表了一篇短文《社会.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》,文章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计算能力,知道该生产什么,生产多少,不偏不倚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。于是展开了一场这个话题的大论战,站在米塞斯一边的重要盟友就是哈耶克。米塞斯的结论被一个东方大国完美地鄙视了,并从1949年实验到1978年,终于发现:米塞斯说对了耶,为了证明米塞斯的预言,这么做真的有必要吗?二战胜利前夕,当年的一线网红,包括爱因斯坦,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,伯特兰罗素等科学家和哲学家,都笃信社会.主义能够拯救世界,于是哈耶克基于上述论战时形成的思想,出版了他石破天惊的一本书——《通往奴役之路》,犀利地指出,这几位当时最红的明星给人类指的出路,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。米塞斯与哈耶克是现代人类社会的先知,不服不行。哈耶克对长期主义的看法,就是我们今天投资理论的指引:坚持长期主义的观念,因为观念塑造历史,鄙视所有短视和短期行为;无视所有流行偏见和流行谬误,与竞争失败者划清界限。坚守长期主义的投资之道,在一个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,在长长的雪坡上滚自己的财富雪球,充耳不闻销售代表的聒噪,做坚定的优质资产长期持有者。我是个长期主义者,你什么时候问我对地产投资的意见,我都会说同一个答案——“买买买”,“不卖“,2018年是这个答案,2022年还是。我信哈耶克,因为哈耶克也是一辈子不向流行偏见低头,献媚。我4月份视频内容下面有人留言,对于我没有建议大家”再等等“表示失望和遗憾。我只能说,很遗憾,这位留言的朋友太不了解我了。

结语:

央行用看得见的手乱调利率,是在刷存在感,也是在拿我们这些活人在做经济实验,最可怕的是央行是个无人监管,也不在民主监督之下的机构,我们应对央行短期行为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——坚持自己的长期主义。

生活在当下,每个人都在被通胀暴击,没有资产的人状况最惨,如果不想在晚年遭遇今天的状况,就得积极行动起来。“再等等“是粒毒药,谁吃谁知道。地产投资之道,就是长期主义,“买买买+不卖“。地产投资之术,就是每个房子贷款不能超过家庭收入的5倍,有机会加按就把现金从房子里取出了,地主家必须有余粮,否则就是佃农;深度工作或把海外资产全部转到加拿大,用场外现金流或高净值金融资产,抵消优质房产的负现金流,用优质地段的优质房产降低空置风险。最稳健的地产投资就是连战船,并对火攻保持高度警惕。民主制是保护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工具,我们可以绕过工具直奔目标,不参合民主制口水战,尽最大努力积累财富,不负韶华。以史为鉴,练就火眼金睛,远离科技泡沫,牢牢抱紧房产这个每个人都离不了,天天都要住的房子作为优质资产。

我是长期主义者,与短期投资分子没有任何共同语言。有人问我,今年投资什么比较好?有人问我,现在还能投资房地产吗?我不仅不回复,还把这些人的微信删了。我每天都被流行谬误和流行偏见困扰,有人问我,6月1号加息之后房价真的会降吗,怎么地产经纪都这么说?OSFI会提高投资房首付吗,怎么地产经纪都这么说?HELOC 政策会改吗,怎么地产经纪都这么说?我曾在一次视频访谈中提到过一件打赌的事,2020年3月,有人要和我打赌,赌资是一瓶茅台,对方说一年后,即,2021年3月会出现通缩,我没接招,因为我知道这位高人是地产经纪,还没有分清楚啥是通胀啥是通缩,我不想欺负人。销售人员需要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些题目,造多了,就可能遇到他们完全不懂的话题,大家不要信以为真。

巴菲特在最近一次股东大会上回答了一位小朋友的问题,“大环境如此可歌可泣,投资者该投资点儿啥?”。巴菲特的答案道出了一个重要概念——什么是投资组合。江湖术士经常给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上指点迷津,而这些人连投资组合是啥都不知道,还偏要以此为生。巴菲特的回答是“投资你自己“。每个人最大的资产是自己,其次是房子,金融资产可有可无,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投资组合概念。你自己不学习,谁能替你靠大学?你自己不报收入谁能替你申请贷款?我们生存在优绩制的环境中,你自己不优秀就不要怪自己的投资组合贬值。即使什么投资都不了解,你住的房子自己总是了解的吧。投资自己,投资房子,此生足矣,不远求。中产家庭在货币洪水中,苛求财务自由真的是难为自己,能求个财务安全已经需要付出一辈子的辛苦了。按照目前的货币购买力,家庭净资产500万美元或加元可以达到财务安全的水平。现在的加元纸币最大面值是100元,2030年时会不会是500元呢?如果加拿大持续向左,没啥不可能的。抱紧央行印不出来的资产,是求生之道,一个救生圈真的不够,连战船吧。很多人想知道我忙不忙,借此了解房地产是冷还是热。如果拿我忙不忙作为标准,地产市场一直都很热。感谢各位读者的关心,我一直都很忙,要不是有长周末,真没时间写这篇文章,感谢女王阁下的维多利亚DAY,感恩我们生活在王在法下,希望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感悟到移民值得。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More in 地产投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