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3月底,卡尼在大选承诺中首次提出要成立一个名叫“加拿大房屋建设”(Build Canada Homes,简称BCH)的机构。5月新政府上台后,又在市政联合会年会上向各省市长重申了这一计划。等到8月14日,BCH终于发布了第一份文件——《加拿大房屋建设市场调研指南》,整整6页纸,官腔十足,却几乎没激起半点水花。就像毛不易在《无名的人》里唱的那样:“我是这路上没名字的人,我没有新闻,没有人评论……”这份指南一出,果然没人搭理。我从14号查到26号,整整两周,只找到CBC一条报道,嘉宾直言:等BCH真正盖出房子来,怕是得等到2030年。

01|加拿大联邦住房新政,到底在搞什么?

早在今年3月31日,卡尼公布的自由党竞选住房纲领中,第一次提到要成了一个实体“加拿大房屋建设(Build Canada Homes)”。5月13号新政府宣誓就职不久,在5月30号,加拿大市政当局联合会(FCM)的年会上,向省长和市长们再次重申了住房纲领以及这个新设机构。8月14号,作为拟议中的住房领导者,“加拿大房屋建设(Build Canada Homes)”第一次亮相,向全体加拿大人高调宣告“我这里有钱,谁有项目?”,并发布了一份6页的:《加拿大房屋建设市场调研指南》Build Canada Homes Market Sounding Guide,旨在说明哪些项目将获得政府的支持。对于这份“调研指南”,还给公众规定了一个反馈意见的截止日期,8月29号。大家可以根据这份文件名称,找来读一下这份官威很重的文件。

从竞选承诺,到第一份官方文件出炉,卡尼政府的住房政策已经明朗:比特鲁多政府的住房政策更偏重于福利房建设,住房在加拿大有严重的公共品化和福利化趋势,加拿大将成为以租房为主的国家。每位加拿大人都需要知道新政的以下内容,以便根据政策调整自己的投资或买房决策:

加拿大房屋建设(Build Canada Homes),以下简称BCH,将是加拿大新的联邦实体,负责建造廉租房,向廉租房建设者提供融资,并促进住房建设行业提高生产力。该实体将汇集住房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合作伙伴,通过解决障碍、降低风险和协助非市场住房建设过程,来建造房屋。

BCH有两大目标包括:1.大规模建造廉租房:为大部分工薪阶层、学生、固定收入老年人建设廉租房。与专注于长期可负担性的建设者和住房提供者合作,例如合作社、社区住房开发项目或促进可负担性住房解决方案的建设者们,共同增加和加速建设廉租房。2.更快、更好、更智能地建造:使用先进材料和制造与施工方法来建造住房,以提高生产力、可扩展性,并降低建设成本、时间和环境影响。

BCH的职能主要是,作为廉租房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“单一窗口”,与开发商、投资者、制造商、其他政府层面和原住民伙伴密切合作,以获得住房融资和建设。融资方式包括:贷款,股权投资,贷款担保,以及捐款。建设方式包括:以不同身份作为开发商,与承包商、运营商、投资者和其他开发商合作,以建造住房、开发土地、采购材料、分担风险和提供专业知识。从直接与建设商签订合同建造住房并租赁给廉租房提供者,到作为协调者汇集土地、融资、项目发起人和其他政府层面来推动项目。

BCH目前的主要工作是遴选投资或建设的项目。选择标准包括A,B,C,D四项:选项目的标准有四条:  

– A. 规模得大;  

– B. 得真正惠及中低收入群体;  

– C. 得用新技术、加拿大材料、低碳方法;  

– D. 得高效用政府钱,尽量拉拢私人资本。

综上所述,上述加拿大房屋建设(Build Canada Homes)是一个新的实体官僚机构,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筹备,拟议中的功能与目前CMHC承担的工作高度相似。该机构试图实现多个目标,但这些目标可能相互矛盾。一方面,它希望通过与大型建筑商合作、使用传统方法来大规模建造廉租房;另一方面,它又想专注于创新,与那些使用未成熟技术、成本更高且尚未实现规模化的初创公司合作。同时,公私合营的目标不一致,政府既想结合私营开发商的建设能力,又不想让私营企业赚钱,同时叠加效率低下的官僚主义,项目烂尾或拖延的风险凸显。联邦政府的上述计划中,完全找不到各省市地方政府的影子,是一个彻头彻尾的,由联邦政府大包大揽的项目,除非这些遴选后的项目,都建在联邦政府拥有的土地上,否则地方政府的税收和监管要求将严重阻碍项目建设。不要忘了,这是本着一年能建造50万套住房设计的方案,从上述六页纸的文件内容来看,方案能够落地的可能性,微乎其微。

02|现有的住房政策,到底行不行?

在新机构上述加拿大房屋建设(Build Canada Homes)开始发挥作用之前,CMHC(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)还将继续履行实现联邦政府建房目标的任务。

在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中期,为应对大规模的住房短缺,CMHC与私人建筑商合作建造了大量战后住房,例如遍布加拿大各地、约900平方英尺的“草莓盒”式独立屋,甚至催生了像安大略省阿贾克斯这样的整个社区。然而,这种政府参与在1990年代中期大幅减少。1993年至1995年,由于政府关注预算平衡以及房价在某些地区(如GTA)下跌,社会住房建设被认为是“非紧急问题”,导致非营利或合作社住房的年建造量从1973-1994年间的每年约16,000套骤降至1994-2016年间的每年仅1,500套。目前,按照自由党政府的住房政策,CMHC又重新扛起了建造社会性住房和廉租房的重任。然而,情况与70年代大不相同了,CMHC以前的努力可以在加拿大各省看到均衡的结果,而如今,CMHC越是努力,加拿大的住房地区结构性问题越严重。

与70年前相比,当前的住房建设环境要复杂得多。现代建筑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,包括:1.更严格的标准:房屋安全、更全面的建筑规范、更多的市政法规以及气候因素;2.高昂的成本:土地成本大幅上涨,尤其是在开发用地稀缺的情况下建筑成本,包括进口材料和电器上的关税,也在增加,多伦多地区的发展费和税收在过去20至25年间上涨了约2,000%,更高的劳动力成本,即使是经过通胀调整后,也增加了建造每套住房的成本。这些因素导致了目前的住房市场地区结构性问题。在CMHC提供融资支持的推动下,在艾伯塔省和魁北克省等传统上房价较低的市场,建设仍在蓬勃发展。然而,在大多伦多地区(GTA)和大温哥华地区(GVA)等高成本市场,情况则不容乐观。自2022年初以来,GTA的房价已下跌约20%,这对于租房者和首次购房者来说是好事,但却导致了一个矛盾:由于建筑成本居高不下或仍在上涨,而房价下跌,新房建设已不再具有经济意义。这导致GTA的公寓销量下降超过90%,独立屋销量下降约70%。同时,CMHC资助的项目要求提供廉租房,而大多伦多和大温哥华地区,由于建筑成本太高,开发商造不出低租金的廉租房,因此无法取得CMHC的资助。CMHC代表联邦政府介入住房建设,目前取得的最显著成绩就是:在不需要大量住房的地区建造了大量廉租房,在急需新建住房的地区没有CMHC的资助,加拿大各省之间的区域性住房结构问题,在联邦政府的CMHC的努力下,日趋严重。

03|对房产投资者来说,这意味着什么?

我们都知道,加拿大是公费医疗,即,医疗在加拿大是公共品,而非商品。自由党政府2017年就把“住房权”定为人权,一路朝着“住房公有化”狂奔。并在过去8年里,想尽一切办法努力使房产非商品化,希望实现类似于公费医疗体制式的住房体制。虽然收效甚微,但自由党政府依然在竭尽全力,前赴后继地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。自由党的最终理想,就是让加拿大人一无所有,却很快乐:没有工作,政府给发基本收入;没有自己的房子,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;无需像美国人那样自己买医疗保险,无论贫富都享受免费医疗;养娃不用自己花钱,托儿费每天10元钱等等。这些社会主义理想,如果自由党不断地当选,我认为在加拿大都能实现,只是早晚的问题。

对于地产投资者来说,政府的努力正在成全多套房投资者。政府越努力,房产自有率越低,很多人躺平了等着政府建廉租房。房产自有率的高低,其实就是房产集中度的高低;房产自有率越低,房产集中度越高,即,房产会向买得起的家庭集中。政府越努力,就越能挤出私人对新房建设的投资,开发商会主动向政府提供资助的地方寻租,去不需要新房的地区兴建廉租房,反正有政府的补贴;这种釜底抽薪,使得最需要新房的大多伦多和大温哥华地区,无论商品房还是廉租房都建不起来。加拿大联邦政府凭一己之力,就掐断了这两个大城市未来的新房供给。因此,在加拿大人口最密集的GTA和GVA,二手房价格在未来几年会坐上火箭。

CMHC 每月都公布新房开工量,从新房开工总量来看,加拿大的新房建设逐月增加,但新增住房都为廉租房,且不在两大都市。很多人担心,廉租房建多了会不会影响租金。从CMHC数据上看,那些大量开建廉租房的地区,租金肯定受影响;新房开工量减少的地区,租金和房价,都更有利于地产投资者。政府越努力盖廉租房,越挤掉私人开发商的积极性,尤其是在真正需要住房的GTA和GVA地区。结果就是:新房越盖越少,二手房越来越抢手。房价和租金,只会越来越有利于有房的人。换句话说,政府正在亲手掐断大城市的住房供应,然后把房价推上火箭。

结语:

哈耶克说,他不相信健康的国民经济可以被集中管理和科学规划,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政府善意,这些善意就是政府自以为是的正确。加拿大政府一片好心,想用计划手段解决住房问题,结果却可能制造出更大的阶级分化——有房的和没房的,将来可能就是两个世界。住房公有化,在加拿大可能是新鲜事,但对于很多人华人移民来说,已经是过去时了。加拿大正在组建更多官僚体制,以确保每年兴建50万套廉租房,用来大庇天下寒士。相信自由市场的人,对加拿大政府的努力有自己的看法,如果商品房增量长期低于新增人口,房产集中度就会越来越高,房产自有率就会越来越低,加拿大将以房产界限形成两个阶级:有产和无产。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,同时,也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结果。人是自由的,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:要么在房贷债务的枷锁之中,要么在廉租房的狭小空间枷锁之中。房贷总有一天会还清,但自由的代价,从来都不便宜。

王红雨2025年8月26日于多伦多

作者微信号:14168805089

评论区已关闭,请加入WhatsApp 财商2群,继续讨论和评论这个话题,入群邀请:

https://chat.whatsapp.com/DOVwm9cUZhQK1grIikIk3l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More in 专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