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3日,卡尼新政府宣誓就职。内阁名单中有一位我们华人的老朋友,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。此君2008年12月至2018年11月 担任温哥华市市长,因此有中文名,而且广为人知。罗品信做市长之前是BC省议员,代表NDP。2025年4月28日当选国会下议院议员,代表的是自由党。5月13日即被任命为住房部长。可见此君投诚自由党后,收获颇丰。罗品信是第6任加拿大住房部长,卡尼是第24任总理,说明加拿大的住房部长像住房一样紧缺,不是哪任总理都配备住房部长的。

罗品信的前任住房部长,纳撒尼尔·厄斯金-史密斯Nathaniel Erskine-Smith,是地地道道的自由党,也是油管著名博主,主攻住房话题,任期是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,不足6个月,是加拿大任职时间最短的住房部长。从本届联邦选举和住房部长的任免来看,加拿大的住房问题和住房部长一样:虽然很重要,但变数颇多,且充满戏剧性。自从2008年在加拿大定居以来,我发现每次大选的时候,住房问题都被拿出来激烈讨论,大选之后就不再提了,因为住房问题根本就不是政府能解决的,仅仅是大选期间的一个打卡圣地罢了。

大选期间,加拿大人最关心的两个问题,一是美加关税战,二是房价。内阁名单公布之后,媒体聚光灯马上就落在了新任住房部长身上。罗品信明确表态:加拿大房价不需要降。卡尼则含糊地表态:如果收入上涨速度比房价上涨速度更快的话,加拿大人的住房危机就不会恶化。同时,两人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加速建房,目标是每年新建住房50万套,而且是可负担性住房。加速建房,就是增加房屋供应量,同时还能保持房价不降,这是怎么做到的呢?

01 自由党住房政策的核心:人们一无所有,但却很开心

加拿大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有自住房,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家庭拥有多套住房。这些房价受益者,是政府需要保护的,“真贵”的选民。因此,“房价不需要降”,是说给大多数加拿大人的。另外的三分之一家庭,对房价问题的看法正相反,他们也是宝贵的选民,怎么办呢?自由党政府想出来一个办法,就是由政府用纳税人的钱,建造廉租房,让无房家庭“租”得既便宜又快乐,别再想买房这件事了。

罗品信是如何成功地换掉了他的前任,并在首次当选联邦议员后,就立刻当上了住房部长呢?原因只有一个,两个人的年龄不同,但都想维护同龄人的利益。罗品信生于1964年,他的前任生于1984年;罗品信告诉记者,房价不用降,原因是政府需要保护加拿大人的房地产财富;而他的前任则表态,政府没有责任保护加拿大人的房地产财富。对房产财富既得利益者的态度,决定了这两个人的去留。在加拿大,60后和80后对房地产的看法有很大不同,因为利益不一致。各位地产投资的老铁,本届自由党政府态度明确,不愿保护房地产财富的住房部长,需要让位给愿意保护大家财富的部长。加拿大房价,稳了。

按照自由党的住房政策,政府会补贴建造廉租房的开发商。例如,开发商如果建造商品房,建筑贷款利率15%,如果建造廉租房,政府用纳税人的钱补贴贷款利息,把建筑贷款利率降到5%。用这种办法,可以让开发商乖乖地在政府的指挥下建造廉租房。这里有个小小的BUG,就是在大城市不适用。多伦多和温哥华这样的城市,即使用补贴贷款利率的方法建廉租房,租金依然无法降到可负担水平,建好之后,开发商因找不到接盘的资金,无法退出建设项目。从最新公布的2025年1至4月份,全国房产新开工量数据来看,自由党政府的这套补贴政策起到了求锤得锤的效果:全国新房开工量保持稳定,与2024年同期相比,仅下降了2%,萨省新房开工量增加了94%,魁省增加了55%,但安省新房开工量下降了32%,BC省下降了22%。的确,加拿大正在大力建房,但建的地点有那么一点点问题,本来就容易负担的地方比原来更容易负担了。上述政策可以拯救一批愿意听从政府指挥的开发商,也算是给经济做了贡献吧。

一个人摔断了腿,痛的哇哇大叫,一位裁缝解决了这个麻烦,把哭喊的那张嘴缝上了。这就是目前加拿大解决住房危机的办法。

用廉租房解决住房危机,是特鲁多政府想出来的好主意,联邦政府从2017年就开始名正言顺地介入住房市场了。CMHC给出的数据是,“截至 2024 年 9 月,联邦政府已承诺投入575.7 亿加元,支持创建超过 15.6 万个住房单元并修缮超过29.7 万个住房单元。”从这份“喜报”上看,政府在解决住房危机方面已经成绩斐然了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多年以来,多伦多人等待廉租房的时间没有变化,等待一卧室廉租房的时间一直都是15年。如果你是合格的低收入者,申请一卧室的廉租房,今天获得批准,很快,2040年就能住进去了。也许自由党政府真的是在认真地建廉租房,但是,按照萨伊定律,供给创造需求,廉租房建的越多,来申请的人就越多,因此等待时间不变。

廉租房是个无底洞,但联邦政府为了加拿大人的福祉,拼了。自由党的理想就是要让更多的加拿大人,尤其是年轻人早日住进廉租房,届时,人们虽然一无所有,但却很快乐。

加拿大的建房能力是有限的,自建国以来,从未一年里建造超过27.5万个单位的新房。如果罗品信同学甩开膀子大干一场,全部资源都用于建造廉租房,加拿大的商品房建设就彻底停工了。我很看好罗同学,因此加拿大商品房建设将被冻结,二手房的房价稳了。

02 利空即将出尽,房地产的压力测试结果已经揭晓

加拿大人最关心的是美加关税战。由于大选的原因,关税威胁被放大了,因此加拿大人成功地选出了最能应对美国的新总理卡尼。我估计美国会因为惧怕新总理,在关税上能做出一些妥协。同时,美国内部的分裂也会加速这个妥协的时间和程度。

4月2号,美国给全世界150个国家的所有商品,至少加了10%的进口关税,但因为害怕加拿大总理,没敢给加拿大加这个关税,而是只给加拿大的钢铁、铝和汽车加了25%的关税。可以说,加拿大目前是世界上受美国本轮关税政策影响最小的国家了。但是,由于大选期间关税话题被人为放大,加拿大人也是关税问题上心理阴影面积最大的,堪比美国人的心理阴影面积。

4月9号,美国发现美债市场经不起折腾,立刻宣布冻结关税90天,7月9号是截至日期。之后呢?没人知道。美国沃尔玛的商品价格像一个人憋着一泡尿,快憋不住了。预计将会在6月份,美国政府会和主要的18个贸易国家敲定税率,按住沃尔玛的价格,否则一批MAGA铁忠粉就会觉醒。美国沃尔玛的商品价格,是美国政府的一颗定时炸弹。虽然还在和欧盟与日本玩极限施压的游戏,美国政府留给自己的时间,已经不多了。

目前,美国对自己的老铁,英国,实施了10%的进口关税;对中国加征了30%的进口关税。对加拿大的进口关税,应在10%的地板价到30%的天花板价之间。美国明确了对加拿大关税的那一天,所有的关税不确定性,都会一下变得确定。即使维持现状,加拿大经济无论遭受多大的冲击,这个冲击的大小都是确定的,加拿大政府的应对措施也就有谱了。目前,有20%的加拿大人担心失业,而实际失业率只有6.9%,说明很多人是杞人忧天。关税明确下来的时候,不受影响的人就会更容易地做出投资或消费决策了。我个人看法是,无论最后关税怎么决定,加拿大都可以主动放弃汽车制造行业,毕竟澳大利亚20多年前就完全放弃了汽车业,转而全力发展其他行业了。加拿大目前死抱着的一些行业,需要早死早超生。

经历了过去五年的风风雨雨,市场对加拿大房地产的压力测试,已经基本完成。主要的测试结果如下:

1.低利率时买入度假类房产是错误的选择。大多地区周边的度假屋,是地产投资者损失最严重的灾区。我曾在疫情期间顶风提醒过大家,希望我的读者没有在那些地区翻车。

2.楼花不能买。珍惜生命,远离楼花,地产投资者,任何时候都不要买楼花作为投资,要投资就买二手房。希望买了楼花的朋友,把这个教训记一辈子,并告诉下一代人。

3.不是银行的政策歧视低收入家庭,而是银行的拒绝没有叫醒装睡的人。低利率时期,扛着高利贷冲进市场的家庭,现在即使利率有所降低,依然扛不住,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扎堆卖房呢?绕过银行去借高利贷,不是勇敢,而是鲁莽。

4.面积小的CONDO是垃圾食品,吃着好吃,但有害健康。2025年4月份,多伦多二手房库存两为4.5个月,其中CONDO库存两7个月,其中面积低于500尺的库存量高达13个月。小面积的房产,房价看着低,但每尺价格非常高。遇到疫情的时候,这种小盒子,卖不掉也租不掉;楼花集中交割的时候,又成了所有房产类型中,最最最难卖的房产。500尺以下的CONDO,不适合投资。

5.加按自住房,买投资房的家庭,成了贷款植物人,难以完成在退休前还清自住房贷款,实现无债退休的愿景。自住房,不是拿来玩的,尽量不要贷款加建自住房,分租自住房。在房价高的时候卖出自住房,并打算在房价低的时候买回来,这种高抛低吸的投机思想令很多家庭卖出自住房之后,再也买不回来了,因为收入是波动的,而且银行的贷款政策也非一成不变。

过去的五年,是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的五年,甚至动摇了一些人投资房地产的决心。在地产买卖中犯错的人,损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挽回。最近两年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和房价的停滞不前,是一个市场出清的过程。让那些在有意或无意中犯错的地产买卖行为充分地暴露,充分地兑现损失。炒房者已逐渐淡出市场,留下的是对房地产投资依然抱有信心,并有能力长期持有房产的家庭。相比次贷危机后的短暂市场低迷来说,最近两年的房地产磨难,是一场真正的考验,是一次裸泳者浮出水面的现场表演。经历了这场考验,加拿大,多伦多,温哥华的房价稳了。

03 计划在2025年买房的人群画像

CMHC每年都会做一份消费者调查报告,已经连续做了25年。2025年的报告于5月21日发布。从这份报告中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加拿大消费者对房地产的看法,这份报告也勾勒出了潜在购房者的画像。

根据 2025 年的报告,有几个关键的洞察:受访者对购房是良好投资的态度比去年更为乐观;首次购房者的交易有所增加;赠与或遗产仍然是购房者首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;表示难以维持债务支付的消费者比例有所增加。

74% 的抵押贷款消费者相信,他们房屋的价值将在未来 12个月内会增值,这一比例高于 2024 年的 65%。

购房者平均需要 3.4 年才能攒够首付款,这比 2024 年的 4.2 年有所下降。赠与或遗产仍然是购房者首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,占35%,平均赠与金额为 79,127 加元。其中首次购房者中41% 使用赠与或遗产作为首付款,平均赠与金额为74,570 加元。而重复购房者 首付来自赠与的比例仅为20%,平均赠与金额103,382 加元,重复购房者首付款的52%来源是之前房屋的净值。

固定利率在年龄较大的消费者,55 岁及以上人群中的占比为76%,重复购房者选择固定利率的人占比也是76%。浮动利率在再融资者中更受欢迎,比例约为31%。5年期固定利率最受欢迎,占比34%,其次是3年期固定利率,占比29%。

调查显示,难以维持债务支付的消费者有所增加,2025 年为51%,2024 年为 42%,

首次购房者画像:年龄多在 25-34 岁(47%),家庭收入多在 6 万至 10.5 万加元以下(35%)。购房前平均租房 6.3 年。购房主要原因,财务准备就绪(49%)、投资机会(41%)、需要更大的房屋(38%)。首付款主要来源,赠与或遗产(41%)、RRSP 外的储蓄(39%)、免税住房储蓄账户(FHSA)内的储蓄(38%)。平均赠与金额 74,570 加元。抵押贷款类型,固定利率(56%)、浮动利率(25%)、组合利率(15%)。

重复购房者画像:年龄多在 35-44 岁(29%),家庭收入多在 12.5 万加元以上(39%)。购房主要原因,生活状况/婚姻状况改变(46%)、财务准备就绪(42%)、需要更大的房屋(40%)。首付款主要来源,先前房屋净值(56%)、RRSP 外的储蓄(32%)、赠与或遗产(20%)。抵押贷款类型,固定利率(76%)、浮动利率(16%)、组合利率(6%)。

从以上枯燥的数字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一,即使是在房价停滞不前的时期,依然有超过70%的人认为房产是安全的资产仓库,并有升值的潜力,房价上涨期间,这个比例曾超过85%;二,虽然成为房主的难度在增加,但能够得到父母赠与首付款的买房者,依然能够捷足先登,尽早地成为房主,目前多伦多入门级的房产是CONDO,平均价68万,首付20%的情况下,年收入超过11万,即可实现买房梦;三、由于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加大,固定利率比较受欢迎,固定利率的期限与现任美国总统任期比较匹配。

结语:

卡尼总理关于房价的看法,让人觉得是在做文字游戏,“收入增长如果能够超过房价增长,住房危机就不会恶化”,违反了基本数学逻辑。房价=首付款+5倍年收入。收入增加100元,房价就可以上涨500元。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,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,收入很难跑赢房价。

加拿大的联邦大选已经尘埃落定,美国关税政策即将明朗,利空消息即将出尽。利率走向并非无法观测,而是有迹可循,不属于不确定性因素。如何预测利率走向,请大家移步到油管搜寻视频《加拿大央行暂停降息的原因 利率走势前瞻 美债利率波动的影响 房贷利率如何选择 王红雨 2025年4月19日》。2025年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情况,应该与上半年有很大不同。建议一直跟踪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的读者早做打算。

我曾在上述分析利率走向的视频中提到,买入加拿大的房产就相当于买入了黄金。因为从1998年以来的近30年里,加拿大核心城市,如多伦多和温哥华,平均房价一直相当于7公斤黄金。但黄金无法带来租金收入,也无法通过杠杆购买。因此,买入加拿大核心城市的房产,属于保护资产不受货币发行量量冲击的一种防御性投资行为。美元,美债,美股,波动加大的时候,买入加拿大核心城市房产,正当时。与风险共舞,而不是躲避风险,是我们一生的修行。2025年,加拿大房价已经稳了,且买,且珍惜。

王红雨 2025年5月26日 于多伦多

作者微信号:14168805089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More in 专业文章